在我眼中,昨晚王楚钦/孙颖莎4:2林昀儒/陈思羽,是一场提前上演的混双“决赛”。
从大比分0:1落后,追到1:1平,到1:2再次落后,再追到2:2平,直至4:2最终逆转。
比分、场面、压力、焦灼、逆境、胜负......种种因素叠加,压得人喘不过气来。
在大分1:2、小分1:3落后的第四局,脑海中甚至有那么一闪念,“难道中国混双要再次饮恨?”
中国台北组合实力足够强,内心也足够要。在天王山的第六局,莎头组合顺风顺水打到10:6后,林昀儒/陈思羽硬生生追到10:9,差一点点颠覆胜负。
中国台北组合凭什么把“莎头组合”逼到如此绝境?
01
混双项目,特点鲜明——男选手进攻、女选手补板,女选手不能弱,男选手要绝对强。
近二十年的世界乒坛,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混双组合,除了莎头、昕雯,是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王励勤/郭跃组合。
当时的王/郭两人均正值职业生涯巅峰期(分别是当届世乒赛男、女单冠军),彼时的郭跃,攻击力之强大,几乎可以当作一位“男选手”来看待。
当然,如此混双组合可遇而不可求,“男主女配”是混双永远的主流风格,林昀儒足够强,陈思羽也不弱,这是第一点。
第二点,台北组合有绝招,即林昀儒的拧拉技术。
在当今世界乒坛,拧拉技术并不是一项新鲜的技术,男线几乎人手必备。
但是,“会”不代表“强”,不同人拧拉的质量和稳定性天差地别。
单论拧拉技术,莎头强势逆转台北组合,一场提前上演的混双决赛!继张继科之后,如果林昀儒称第二,那么就没人敢称第一,小小林的拧拉就是如此出类拔萃。
所以,在接发球环节,只要是林昀儒接发,莎头组合即会落入下风,前三局表现尤其明显。
第三点是,台北组合针对莎头针对性极强的战术安排。
非常显而易见的一个技战术安排是,陈思羽快劈王楚钦反手小三角,大头反手不好上手、正手更是让不开,屡屡被动回搓,被台北组合抓住了很多进攻机会。
02
尽管如此,莎头组合还是扛住了,中国组合的破解之道有二:
一是气。
无论局面再紧张,坚信自己是最强的,敢于亮剑,敢于相持,不怕硬碰硬。
印象深刻的有一个球:王楚钦倒地侧身之后的反穿越。那真是中国选手才可能有的出手和落点,真心棒!
二是塞中路。
台北组合的“矛”是林昀儒,得分点几乎都在他。
而且,通过混双两场比赛的观察,小小林的正手实力再次有了提升,护台面积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,无论是正手空档还是一贯优势的反手位,都能打出极具穿透力的斜线必杀。
但是,金无足赤人无完人,台北组合中路的漏洞被莎头组合“无意”中发现并死死抓住了。
其实,台北组合的中路也不是那种不堪一击的弱,而是相对正反手两个大角,打不出高质量。
顶尖对决,出不了高质量,那就是“弱点”。后几局,莎头组合的突破点正在对手的中路,进而以点破面。
03
事后诸葛亮,人人都会。但是,是否莎头组合无可挑剔?
我认为,并非如此。
本场比赛表现比较明显的是:王楚钦第一板接发球拧拉,凶稳处理不够合理,有时候过于凶,造成了很多无谓失误。
但是,毕竟啃下了台北组合这根硬骨头,瑕不掩瑜,可喜可贺,再次祝贺莎头组合!
今晚面对韩国,继续加油!继续前进!